药物半衰期怎么算

什么是药物半衰期?

药物半衰期也称为生物半衰期或生物半效期,是指体内药量(或血药浓度)下降或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。大多数药物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一级速率过程消除,不论给药剂量大小,半衰期与消除速率常数呈反比。

药物半衰期的计算

药物在体内经过7个半衰期,体内消除达到99%,所以此题基本消除时间=8h*7=56h

药物半衰期的计算

当测定药物半衰期时,药物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后,可在不同时间取血检测药物浓度,至少取6~7个点,以判断曲线类型。若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对时间作图,得一直线,由直线上任意两点算出斜率。 斜率(b)=(logc1-logc2)/(t1-t2) 式中c1和c2为直线上任意两点浓度,t1和t2分别为该浓度相应的时间。 当符合一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,可准确地测知两个不用时间(t1,t2)的血药浓度(c1,c2)后,即可代入b= -K/2.303,求出消除率常数b。 k= - 2.303 *b 而t1/2与k的关系如下: t1/2 = 0.693/k 按该公式,可以计算上述半衰期。

什么是药物的半衰期?

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在血浆中最高浓度降低一半所需的时间。例如一个药物的半衰期(一般用t1/2表示)为6小时,那么过了6小时血药物浓度为最高值的一半;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;再过6小时又减去一半,血中浓度仅为最高浓度的1/8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药物半衰期怎么算,希望对玩家有所帮助,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半衰期爱莉克斯专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