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衰期怎么计算

半衰期怎么计算?

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,叫半衰期。 原子核的衰变规律是:N=No*(1/2)^(t/T) 其中:No是指初始时刻(t=0)时的原子核数 t为衰变时间,T为半衰期,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。

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,短的远小于一秒,长的可达数万年。 计算半衰期的公式m=M(1/2)^(t/T) 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,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,t为反应时间,T为半衰期。

在物理学上,一个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样本内,其放射性原子衰变至原来数量的一半所需的时间。半衰期越短,代表其原子越不稳定,每颗原子发生衰变的机会率也越高。 由于一个原子的衰变是自然地发生,即不能预知何时会发生,因此会以机会率来表示。

每颗原子衰变的机率大致相同,做实验的时候,会使用千千万万的原子。 从统计意义上讲,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,在T这段时间内,一种元素的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%。“50%的概率”是一个统计概念,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。

当原子数量“巨大”时,在T时间内,将会有50%的原子发生衰变,从数量上讲就是有“一半的原子”发生衰变。在下一个T时间内,剩下未衰变的原子又会有50%发生衰变,以此类推。

但当原子的个数不再“巨大”时,例如只剩下20个原子还未衰变时,那么“50%的概率”将不再有意义,这时,经过T时间后,发生衰变的原子个数不一定是10个(20×50%)。

半衰期怎么计算

这种东西一般告诉你原有a 过了时间t 还剩下b 那么设半衰期x 则有a*(1/2)^(t/x)=b 解x

药物半衰期的计算

当测百定药物半衰期时,药物单次静脉注射给药后,可在不同时间取血检测药物浓度,至少取6~7个点,以判断曲线类型。若以药物浓度的对数对时间度作图,得一直线问,由直线上任意两点算出斜率。

斜率(b)=(logc1-logc2)/(t1-t2)

式中c1和c2为直线上任意两点浓度,t1和t2分别为该答浓度相应的时间。

当符合一室模型药物静脉注射后,可准确地测知两个不用时间(t1,t2)的血药内浓度(c1,c2)后,即可代入b= -K/2.303,求出消除率常数b。

k= - 2.303 *b

而t1/2与k的关系如下: t1/2 = 0.693/k

按该容公式,可以计算上述半衰期。

半衰期怎么算?

半衰期为T 1/600=T/400 T=2/3个月即2/3*30=20天第四十天侯含量为0 有效期40天

半衰期的简单计算

半衰期的意思就是说过了的那个时间,物质总量就剩下一半就是半衰期。解:用方程最好,设半衰期为T,24天就是过了24/T个半衰期,然后列方程:100*(0.5的24/T次方)=12.5,就能求出T=8天了

半衰期的计算

半衰期计算公式:m=m`(1/2)^(t/τ);m为剩余质量;mO为原有质量;t为衰变时间;τ为半衰期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半衰期怎么计算,希望对玩家有所帮助,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半衰期爱莉克斯专区!